【黃庭經原文誦讀注音版】《黃庭經》是道教經典之一,相傳為魏晉時期道士葛洪所傳,內容主要講述修道養生之法,強調通過調息、存思、內煉等方法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本文以“黃庭經原文誦讀注音版”為主題,整理其主要內容,并附上關鍵章節的原文與注音,便于誦讀與學習。
一、
《黃庭經》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別對應人體的上、中、下三丹田(即泥丸宮、黃庭宮、氣海)。全經以詩歌形式寫成,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強調通過內觀、調息、存想等方式來修煉身心,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
- 上卷:講“上丹田”,即頭部的泥丸宮,主要涉及精神、神明的修煉。
- 中卷:講“中丹田”,即心肺之間的黃庭宮,強調心性修養和氣血調和。
- 下卷:講“下丹田”,即腹部氣海,注重精氣神的積蓄與轉化。
整部經文融合了道教的宇宙觀、生命觀和修行方法,對后世道教修煉理論影響深遠。
二、原文與注音對照表
章節 | 原文 | 注音 |
上卷第一 | 黃庭之中,乃中央之宮,名曰丹田,藏神之府 | huáng tíng zhī zhōng, nǎi zhōng yāng zhī gōng, míng yuē dān tián, cáng shén zhī fǔ |
上卷第二 | 氣海之中,藏精之處,名為命門,主于五臟 | qì hǎi zhī zhōng, cáng jīng zhī chù, míng wèi mìng mén, zhǔ yú wǔ zàng |
中卷第一 | 心為君王,神明之所,常守其中,不可妄動 | xīn wéi jūn wáng, shén míng zhī suǒ, cháng shǒu qí zhōng, bù kě wàng dòng |
中卷第二 | 肺為金宮,主于氣,調和百脈,養神明 | fèi wéi jīn gōng, zhǔ yú qì, tiáo hé bǎi mài, yǎng shén míng |
下卷第一 | 腹為氣海,藏精之所,調息養神,可得長生 | fù wéi qì hǎi, cáng jīng zhī suǒ, tiáo xī yǎng shén, kě dé cháng shēng |
下卷第二 | 黃庭之內,天地相合,陰陽調和,萬化歸一 | huáng tíng zhī nèi, tiān dì xiāng hé, yīn yáng diào hé, wàn huà guī yī |
三、結語
《黃庭經》作為道教修煉的重要經典,不僅在養生、內丹術方面有重要價值,也在文學、哲學等方面具有獨特意義。通過誦讀與注音結合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深意,同時也為現代人提供了一種修身養性的參考路徑。
如需進一步研究或深入解讀,建議結合道教典籍與歷代注釋進行系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