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是什么意思成語兼收并蓄是什么意思】“兼收并蓄”是一個常見的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在吸收、接納事物時,能夠廣泛包容、不加排斥。它不僅用于學術、文化領域,也常用于描述個人修養、政策制定等方面。
一、成語釋義
成語名稱:兼收并蓄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xù
出處:出自唐代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惟其言之不文,故無以大其聲。然則圣人之教,豈有異于此?夫是故,兼收并蓄,不擇細流?!?/p>
基本含義:
指在學習、研究或接受外來事物時,能廣泛地吸收各種有益的內容,不偏廢、不排斥,保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二、使用場景
場景類型 | 使用說明 |
學術研究 | 表示學者對多種理論、觀點的兼容并包 |
文化交流 | 描述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與融合 |
個人修養 | 表現一個人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博采眾長 |
政策制定 | 指政府在決策中考慮多方因素,全面權衡 |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類型 | 成語 |
近義詞 | 博采眾長、海納百川、兼容并包 |
反義詞 | 偏聽偏信、固步自封、閉門造車 |
四、例句解析
1. 例句1:他在研究歷史時,注重兼收并蓄,既參考了西方史學理論,也結合了本土文獻資料。
解析:說明他吸收多種來源的知識,體現包容性。
2. 例句2:這個城市的文化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因為它一直堅持兼收并蓄的發展理念。
解析:強調城市文化多元發展,對外來文化的接納。
五、總結
“兼收并蓄”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處世哲學,強調在吸收知識、文化或經驗時,應具備開放的心態,不拘泥于單一來源或觀點。它不僅是傳統文化中的智慧,也是現代社會中促進創新與發展的關鍵。
項目 | 內容 |
成語名稱 | 兼收并蓄 |
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出處 | 韓愈《進學解》 |
含義 | 廣泛吸收、不加排斥 |
使用場景 | 學術、文化、個人修養、政策等 |
近義詞 | 博采眾長、海納百川 |
反義詞 | 偏聽偏信、固步自封 |
例句 | 他在研究歷史時,注重兼收并蓄…… |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兼收并蓄”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這種精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