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拙的意思】“粗拙”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描述事物或行為不夠精細、不夠講究。它通常帶有一定的貶義,表示粗糙、不細致、不周到。在不同的語境中,“粗拙”可以有不同的含義,但總體上都強調了“不精致”或“不細膩”的特點。
一、
“粗拙”一詞主要用來形容事物的表面狀態或行為方式不夠精細、不夠講究。它可以指工具、語言、行為甚至情感表達上的不細膩。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在評價他人做事的方式時使用較多。
從字面來看,“粗”表示粗糙、不精細;“拙”則有笨拙、不靈巧之意。兩者結合,形成一個帶有負面色彩的詞匯,強調的是缺乏技巧和細致度。
二、表格展示
詞語 | 拼音 | 釋義 | 用法 | 示例 |
粗拙 | cū zhuō | 不精細、不講究;笨拙、不靈巧 | 多用于形容行為、語言或事物的粗糙程度 | 他的動作顯得有些粗拙,不夠靈活。 |
表示對某事處理得不夠細致 | 常用于批評或指出不足之處 | 這篇文章的語言比較粗拙,缺乏文采。 |
三、延伸理解
在實際使用中,“粗拙”往往帶有主觀判斷的成分。例如:
- 在藝術創作中,如果作品顯得過于簡單、缺乏細節,可能會被說成“粗拙”;
-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一個人說話直接、不加修飾,也可能被形容為“粗拙”;
- 在工藝制作中,如果產品做工粗糙、沒有打磨,也可以說是“粗拙”。
需要注意的是,“粗拙”與“粗糙”雖然意思相近,但“粗糙”更偏向于物理層面的不光滑,而“粗拙”則更多用于抽象層面的不細致或不精妙。
四、結語
“粗拙”是一個具有明顯貶義色彩的詞語,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或行為的不精細、不講究。在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或造成不必要的誤解。了解其含義有助于我們在寫作和交流中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