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可憐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詩為:
>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其中,“可憐九月初三夜”是詩中的關鍵句之一,表達了詩人對初秋夜晚美景的欣賞與憐惜之情。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則通過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月光下的露水和彎月的形態,使整首詩意境優美、畫面感強。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句詩的背景、含義及相關知識,以下是一份簡潔明了的表格總結。
表格:
項目 | 內容 |
詩句出處 | 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
原文句子 | 可憐九月初三夜 |
下一句 | 露似真珠月似弓 |
作者 |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
詩體 | 七言絕句 |
創作背景 | 詩人晚年閑居洛陽時所作,描寫傍晚至夜間江邊景色 |
詩意解析 | 表達對初秋夜晚自然景色的喜愛與憐惜之情 |
藝術手法 | 比喻(“露似真珠”、“月似弓”);色彩描寫(“半江瑟瑟半江紅”) |
詩歌主題 | 自然之美、時光流轉、情感寄托 |
知名度 | 廣為流傳,常被用于語文教學與文學賞析 |
結語:
“可憐九月初三夜”不僅是一句優美的詩句,更承載著古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與深厚情感。通過了解其下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我們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白居易筆下的秋夜之美。希望這份總結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內涵與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