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趨尺步的意思】“繩趨尺步”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后漢書·王符傳》:“繩趨尺步,不敢自專。”原意是指按照繩子的引導和尺子的尺度來行走,比喻言行舉止完全遵循規矩、法度,不敢越雷池一步。后來引申為形容人做事非常謹慎、守規矩,缺乏創新精神。
一、成語釋義總結
項目 | 內容 |
成語 | 繩趨尺步 |
拼音 | shéng qū chǐ bù |
出處 | 《后漢書·王符傳》 |
原意 | 按照繩子和尺子的指引行走,比喻嚴格遵守規矩 |
引申義 | 形容人做事過于拘謹、守舊,缺乏靈活性 |
用法 | 多用于批評或描述一個人行為過于拘束、不善變通 |
近義詞 | 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
反義詞 | 敢作敢為、獨斷專行 |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場景 | 例句 |
批評某人過于保守 | 他總是繩趨尺步,不敢嘗試新方法,公司發展也因此受限。 |
描述工作態度 | 在這個崗位上,大家都要繩趨尺步,不能有絲毫差錯。 |
文學描寫 | 他一生繩趨尺步,從未越界,最終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官員。 |
三、注意事項
- “繩趨尺步”多用于書面語,口語中較少使用。
- 使用時要注意語境,避免誤解為褒義,通常帶有輕微貶義。
- 該成語強調的是“規矩”與“約束”,在現代職場或生活中,適度的靈活與創新更為重要。
四、結語
“繩趨尺步”雖源于古代對禮儀和秩序的重視,但在現代社會中,過于拘泥于規則可能限制個人的創造力與主動性。因此,在遵循基本規范的同時,也應學會適度變通,才能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