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鴻遍野是什么意思】“哀鴻遍野”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災民流離失所、痛苦呻吟的凄慘景象。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原意是“哀鳴的鴻雁遍布田野”,后引申為戰(zhàn)亂或災荒中百姓流離失所、生活悲慘的狀況。
一、
“哀鴻遍野”常用于描述因戰(zhàn)爭、饑荒、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大量民眾流離失所、生活困苦的情景。其核心含義是表達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與關注。在現(xiàn)代語境中,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歷史或社會評論中,強調民生疾苦和國家治理的重要性。
二、表格形式解析
詞語 | 哀鴻遍野 |
拼音 | āi hóng biàn yě |
出處 | 《詩經·小雅·鴻雁》 |
字面意思 | 哀鳴的鴻雁遍布田野 |
引申意義 | 形容災民流離失所、生活悲慘的景象 |
使用場景 | 描述戰(zhàn)亂、饑荒、災害等造成的人口流離 |
情感色彩 | 悲憫、同情、沉重 |
近義詞 | 饑民遍地、民不聊生、流離失所 |
反義詞 | 安居樂業(yè)、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
現(xiàn)代應用 | 多用于文學、歷史敘述或社會評論中 |
三、使用示例
- 歷史背景:抗日戰(zhàn)爭期間,許多地方哀鴻遍野,百姓生活極其艱難。
- 文學描寫:小說中常用“哀鴻遍野”來形容戰(zhàn)亂后的慘狀。
- 現(xiàn)實比喻:某地區(qū)因自然災害導致大量居民失去家園,政府呼吁社會關注,避免哀鴻遍野的悲劇重演。
四、結語
“哀鴻遍野”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對人類苦難的深刻表達。它提醒我們,在面對災難時,應更加關注民生、重視社會公平與穩(wěn)定。通過了解這一成語的內涵,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與現(xiàn)實中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