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與共是什么意思】“榮辱與共”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共同承擔成功或失敗的境遇。它強調的是彼此之間的深厚情感和責任擔當,常見于團隊合作、家庭關系、國家民族等語境中。
一、含義總結
“榮辱與共”字面意思是“榮耀和恥辱一起承受”,引申為在集體或群體中,成員之間共享成功與失敗的結果,體現出一種緊密相連、同甘共苦的精神。
- 榮:光榮、榮譽
- 辱:恥辱、失敗
- 與共:一起承擔、共同面對
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表達對團結、忠誠、責任感的肯定。
二、詞語結構分析
詞語 | 含義 | 用法 |
榮 | 光榮、榮譽 | 表示正面的成就或地位 |
辱 | 恥辱、失敗 | 表示負面的處境或結果 |
與共 | 一起承擔、共同面對 | 強調共同性與相互性 |
三、使用場景舉例
場景 | 使用示例 |
國家民族 | “中華民族榮辱與共,共克時艱。” |
團隊合作 | “我們是一個團隊,榮辱與共。” |
家庭關系 | “父母與子女榮辱與共,血脈相連。” |
企業組織 | “員工與公司榮辱與共,共同發展。” |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類別 | 詞語 |
近義詞 | 同舟共濟、患難與共、休戚相關 |
反義詞 | 各自為政、分道揚鑣、背信棄義 |
五、文化背景
“榮辱與共”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集體主義和責任意識的價值觀。古人常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強調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的支持,而失敗時也應共同承擔。
六、總結
“榮辱與共”不僅是語言上的表達,更是一種精神的體現。它提醒人們,在面對挑戰和機遇時,應以團結、互助、擔當的態度去面對,共同推動個人與集體的發展。這種理念在現代社會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