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菌作用的納米顆??煽s短結核病治療時間
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 (UNESP)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低成本技術,涉及載有抗生素和其他抗菌化合物的納米顆粒,可用于對大多數結核病病例的細菌感染進行多次攻擊,據報道發表在《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雜志上的 一篇文章 。體外測試結果表明,它可能成為對抗多藥細菌耐藥性的治療策略的基礎。
據巴西衛生部稱,2022 年通報的結核病病例約為 78,000 例,比上一年增加 5%,比美洲任何其他國家都多。除了發病率上升外,涉及多重耐藥菌株的病例數量也在增加。
該疾病的主要病原體是結核 分枝桿菌,它是科學家已知的最致命的細菌之一。通過吸入桿菌進行傳播,桿菌遷移到肺泡,引起氣道炎癥并最終破壞肺組織。
納米技術的使用是世界各地科學家認為最有希望對抗多重耐藥結核分枝 桿菌菌株的新型治療策略之一。UNESP 研究由 FAPESP(項目20/16573-3、22 / 09728-6 和 23/01664-1 )資助 ,分析了包含 N-乙酰半胱氨酸(一種非處方補充劑)的納米顆粒的抗結核活性,殼聚糖(一種從貝類外骨骼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一種最初從巴西青蛙皮膚中分離出來的抗菌肽,以及利福平(一種常用于治療結核病的抗生素)。
結果表明,納米顆粒顯著抑制了疾病的進展,克服了藥物耐藥性,且不造成細胞損傷。
對結核 分枝桿菌感染的成纖維細胞(在結締組織中活躍的主要細胞)和巨噬細胞(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以及針對病原體的一線防御的關鍵組成部分)進行了體外測定。
“利福平被認為對某些芽孢桿菌菌株已經過時,但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用抗菌肽對其進行了重新激活和優化,這些抗菌肽已被證明有助于對抗這種疾病,”該文章 的第一作者兼研究人員Laura Maria Duran Gleriani Primo說道。 UNESP 藥學院本科生,獲得科學啟動補助金。
“這些肽與細菌不同部位(膜和周質)的各種受體相互作用。我們發現它們使利福平重新煥發活力,而利福平在巨噬細胞內變得更加活躍,”該 研究的聯合第一作者、UNESP 生物科學和制藥生物技術研究生項目的博士候選人Cesar Augusto Roque-Borda說。周質是位于細胞膜的內細胞質和外細菌膜之間的細菌細胞區域。
前景
結核病的常規治療需要同時使用幾種抗生素六個月到大約兩年,具體取決于患者的反應和細菌的耐藥性。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技術能夠縮短這個時間。
“從這項研究中,我們知道可以將相當濃度的抗生素和肽注入巨噬細胞中,這足以增強治療效果,”該文章 的最后作者、UNESP 藥學學院教授Fernando Rogério Pavan說道。 。“我們對未來研究的期望包括將這種納米技術與其他藥物和緩釋藥物結合使用,這樣患者就不需要每天服藥。”
下一步將通過體內試驗證實體外研究結果,并研究使用納米顆粒來對抗其他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