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多動癥是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危險因素
研究表明,多動癥通常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是幾種常見且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獨立危險因素。
ADHD 是兒童和青少年的一種神經發育疾病,約三分之二的病例會延續到成年期。
在世界范圍內,兒童/青少年的患病率估計約為 5%,成人的患病率約為 2.5%。
觀察性研究表明,多動癥與情緒和焦慮癥有關,但尚不清楚它是否與其他精神疾病存在因果關系。
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BMJ Mental Health》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動癥與重度抑郁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神經性厭食癥和自殺企圖有關。
德國奧格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建議衛生專業人員保持警惕,以免日后出現這些疾病。
該團隊旨在建立多動癥與七種疾病之間的潛在聯系:嚴重的臨床抑郁癥;躁郁癥; 焦慮癥;精神分裂癥;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神經性厭食癥; 以及至少一次自殺未遂。
研究小組發現“沒有證據表明多動癥與躁郁癥、焦慮癥或精神分裂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有證據表明,與神經性厭食癥風險增加(28%)存在因果關系,并且有證據表明,ADHD 既導致(9%的風險增加),又是由(76%的風險增加)引起,主要臨床沮喪。
研究人員表示:“在調整了重度抑郁癥的影響后,自殺未遂(風險增加 30%)和創傷后應激障礙(風險增加 18%)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的發現應該鼓勵臨床醫生在治療多動癥患者時更加積極主動。“這項研究為精神疾病之間的路徑開辟了新的見解。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監測多動癥患者是否存在本研究中包含的精神疾病,并在必要時采取預防措施,”他們在論文中表示。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