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炎癥與心臟病抑郁癥有關
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和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冠狀動脈疾病和重度抑郁癥可能通過炎癥途徑與心肌病(一種退行性心肌疾病)風險增加存在遺傳聯系。
他們的報告于 4 月 5 日發表在《自然心理健康》雜志上,表明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和抑郁癥的藥物聯合使用時,可能會減少炎癥并預防心肌病的發展。
“這項研究表明,慢性低水平炎癥可能是抑郁癥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該論文的通訊作者、遺傳醫學部和范德比爾特遺傳學研究所的醫學副教授Lea Davis博士說。
抑郁癥與其他嚴重健康狀況之間的聯系是眾所周知的。多達 44% 的冠狀動脈疾病 (CAD)(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然而,這兩種情況之間的生物學關系仍然知之甚少。
可能的聯系是炎癥。在這兩種情況下都觀察到炎癥標志物水平的變化,這表明可能存在一種共同的生物學途徑將抑郁癥的神經炎癥與 CAD 的動脈粥樣硬化炎癥聯系起來。
在當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全轉錄組關聯掃描的技術來繪制單核苷酸多態性(遺傳變異),該多態性涉及調節與 CAD 和抑郁癥相關的基因表達。
該技術鑒定出 185 個與抑郁癥和 CAD 顯著相關的基因,并且這些基因在炎癥和心肌病中的生物學作用“豐富”。這表明,抑郁癥和 CAD 的易感性(研究人員將其稱為(重度)抑郁性 CAD 或 (m)dCAD)可能進一步使個體易患心肌病。
然而,當研究人員掃描 VUMC、麻省總醫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全民研究計劃的大型電子健康記錄數據庫時,他們發現富含 (m)dCAD 基因的患者心肌病的實際發病率低于僅患有 CAD 的患者。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治療 CAD 和抑郁癥的藥物,例如他汀類藥物和抗抑郁藥,可以通過減少炎癥來預防心肌病的發展。
戴維斯補充說:“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調查最佳的治療機制,但至少這項工作表明,在制定治療抑郁癥或心血管疾病的管理計劃時,應同時考慮患者的心臟和大腦健康。”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Kritika Singh 博士是戴維斯實驗室的前研究生,現在是馬薩諸塞州劍橋市諾華公司的博士后創新研究員。
VUMC 的其他共同作者包括 Tyne Miller-Fleming 博士、Peter Straub 碩士、Nancy Cox 博士(范德比爾特遺傳學研究所創始主任),以及研究所成員 Quinn Wells(醫學博士、藥學博士、MSCI)、該部門醫學副教授心血管醫學博士和生物化學助理教授 Emily Hodges 博士。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