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打印揭開生物醫學應用的新視野
一篇前沿綜述探討了三維(3D)打印和肽自組裝的融合,揭開了生物制造的新時代。該技術為創造復雜的生物材料鋪平了道路,推動了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領域的發展。
隨著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三維(3D)打印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現有的3D打印技術主要集中在無機或聚合物材料上,限制了它們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方面的應用。由于這些挑戰,需要對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材料進行深入研究。
該綜述(DOI:10.1007/s42242-024-00275-5)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浙江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完成,于2024年4月29日發表在《生物設計與制造》上。研究小組探索了肽自組裝技術與3D打印相結合用于開發復雜的生物結構和器官。這一突破為未來的生物醫學應用奠定了基礎。
該研究深入分析了以色列3D生物打印的最新進展,重點關注可打印組件、軟設備和組織工程方面的科學研究。它強調了肽自組裝技術作為構建復雜3D結構的仿生墨水的潛力。肽自組裝生物墨水通過氫鍵、芳香和疏水相互作用等非共價相互作用形成各種納米結構,例如納米纖維和納米管,從而創建3D網絡結構。這些結構表現出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調節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適用于多個生物醫學領域,包括組織工程、細胞培養和藥物釋放。以色列科學家在開發這些創新材料并成功應用于生物打印和制造商業產品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特拉維夫大學首席研究員 Lihi Adler-Abramovich 博士表示:“肽自組裝與 3D 打印的結合代表了生物醫學工程的重大進步。這項技術不僅提高了創建生物相容性結構的精度和效率,還為開發復雜的醫療設備和組織工程解決方案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這項研究在 3D 生物打印方面的突破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將肽自組裝和 3D 打印結合起來,可以制造出精確、生物相容的醫療設備和組織工程產品。這些創新影響了再生醫學、個性化醫療保健和藥物輸送,帶來了新的生物制造機會,并鞏固了以色列在 3D 生物打印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