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繪制太陽色球層差異旋轉圖
天體物理研究所 (IIA)(DST 的一個獨立機構)的天文學家利用庫達卡納爾太陽天文臺 100 年來的每日太陽記錄,首次成功繪制了太陽色球層自轉速度的變化圖,范圍從赤道一直到極地。
這項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有助于全面了解太陽內部的運作方式。
地球像一個剛性球一樣旋轉,每 24 小時完成一次旋轉。但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球,其不同部分根據其緯度以不同的速度旋轉。
國際宇航局的天文學家使用了太陽斑塊(太陽色球層中的明亮區域)和超過 100 年的太陽每日記錄網絡,這些記錄由國際宇航局運營的擁有 125 年歷史的科代卡納爾太陽天文臺維護。
“庫達卡納爾太陽天文臺是全世界僅有的兩個擁有如此長期數據的地方之一,”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在國際宇航局工作的穆圖·普里亞爾 (Muthu Priyal) 說。
“我們想到了使用太陽斑塊和網絡來測量旋轉速度。在特定波長 393.3 納米處拍攝的圖像(由于鈣 K 譜線)展示了下部和中部色球層,并顯示出斑塊(明亮區域)和網絡單元(對流結構)等突出特征,”她補充道。
與太陽黑子不同,黑斑是較亮的區域,但磁場較弱。它們位于色球層,比太陽黑子大得多,大小是太陽黑子的 3 至 10 倍。
而網絡狀特征則內嵌較弱的磁場,直徑約 30,000 公里。它們比單個太陽黑子稍大,但比太陽黑子群小。
在整個太陽周期中,太陽表面都會持續存在斑塊和網絡。
通過分析天文臺的數據,研究團隊提取出了這些特征在不同緯度的自轉周期。
研究小組表示,這清晰地揭示了太陽的差異自轉——赤道處自轉較快(每天 13.98 度),而兩極處自轉較慢(北緯 80 度,每天 10.5 度)。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