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怎么讀】“掣肘”是一個常見的漢語詞語,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很多人對它的讀音和含義不太清楚。本文將對“掣肘”的讀音、含義及用法進行總結,并通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掣肘”是一個動詞性詞語,意思是拉住胳膊肘,比喻從旁牽制、阻礙或干擾別人做事。在現代漢語中,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對他人形成限制或阻礙。
該詞的拼音為 zhì zhǒu,其中“掣”讀作 zhì,第四聲;“肘”讀作 zhǒu,第三聲。
“掣肘”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如在政治、管理、工作等環境中使用較多。例如:“他的提議被上級掣肘,無法實施。”
二、表格展示
詞語 | 拼音 | 聲調 | 含義 | 用法示例 |
掣肘 | zhì zhǒu | zhì(四聲) zhǒu(三聲) | 拉住胳膊肘,比喻牽制、阻礙 | 他的計劃被同事掣肘,未能順利推進 |
三、注意事項
1. “掣”字較為生僻,容易誤讀為“chì”或“zhé”,但正確發音是 zhì。
2. “肘”字相對常見,讀音為 zhǒu,注意不要誤讀為“zhuō”。
3. 在口語中較少使用“掣肘”,多見于書面表達或正式語境。
四、拓展知識
“掣肘”最早出自《戰國策·齊策》:“左右皆曰:‘不可。’王曰:‘吾已決矣。’左右莫敢言。于是乃使張儀入秦,而以公孫衍為相,以掣肘于楚。”后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匯。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掣肘”的讀音、含義及其使用場景。希望對大家在學習和使用該詞時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