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發延賓的典故】“截發延賓”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賢媛》。這個故事講述了東晉時期名士王導的妻子羊氏在面對賓客來訪時,為了款待客人而剪下自己的頭發來換錢買酒,展現了她賢惠、節儉和深明大義的品質。
這個典故不僅體現了古代女性的智慧與犧牲精神,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家庭主婦在經濟和禮儀上的要求。它被后人用來贊揚那些在困難中仍能維持體面、顧全大局的女性。
“截發延賓”是關于東晉名士王導之妻羊氏的故事。當時家中貧困,王導邀請賓客來訪,但因家境貧寒無法設宴款待。羊氏為了不讓丈夫難堪,便剪下自己的頭發去賣錢,換得酒菜款待客人。這個故事強調了女子的賢德與犧牲精神,也反映出古代社會對家庭主婦在禮儀和經濟方面的期待。此典故常用于贊美女性在困境中仍能顧全大局、維護家庭尊嚴的行為。
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典故名稱 | 截發延賓 |
出處 | 《世說新語·賢媛》 |
主要人物 | 羊氏(王導之妻) |
故事背景 | 家境貧寒,王導邀客飲酒 |
故事內容 | 羊氏剪發賣錢換酒款待賓客 |
典故寓意 | 贊揚女子賢德、節儉、顧全大局 |
歷史評價 | 反映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責任與犧牲精神 |
后世影響 | 常用于形容女性在困境中保持體面與尊嚴 |
通過這個典故,我們不僅能了解古代社會的文化風貌,也能從中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良與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