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通過自然景物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感慨。春天本應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季節,但詩人看到的卻是花開而淚落,鳥鳴卻心驚。這里的“花濺淚”并非真的指花朵在流淚,而是詩人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景象上,以花的嬌艷易逝比喻時光的流逝與世事的無常;“鳥驚心”則表現了詩人因離別之痛而對周圍環境產生的敏感反應,仿佛連鳥兒的鳴叫都讓他感到不安。
杜甫用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將個人的情感體驗與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緊密相連,既體現了他對戰爭破壞下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反映了他對國家命運和個人遭遇交織的深切憂慮。整首詩通過對長安城破敗景象的描寫以及自身處境的敘述,抒發了一位愛國詩人深沉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