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書懷》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如下:
>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首詩寫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時期,當時他生活困頓,身世飄零,內心充滿感慨與無奈。整首詩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情感深沉而含蓄,是杜甫詩歌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詩意解析
首聯: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夜晚獨坐舟中的情景。岸邊的細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船上的桅桿高高聳立,顯示出一種孤寂與漂泊之感。“危檣”暗示船只在風雨中艱難前行,也象征著詩人內心的不安與動蕩。
頷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這一聯筆觸開闊,意境壯麗。星星低垂,仿佛落在廣闊的原野之上;月亮在江面上流動,波光粼粼,展現出一幅靜謐而遼遠的畫面。此句不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更暗含詩人對人生廣闊與渺小的思考。
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這是詩人對自己一生的反思與感嘆。他說:“名聲難道是因為文章而顯赫嗎?”“官職應該因為年老體弱而辭去。”這里透露出他對功名利祿的淡泊,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但仕途坎坷,最終只能歸隱漂泊。
尾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最后兩句以問句作結,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迷茫與孤獨。“我像什么一樣漂泊呢?不過是天地間一只小小的沙鷗。”這一比喻形象生動,將詩人自身的渺小與世界的浩瀚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二、藝術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達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效果。
2. 語言凝練:詩句簡潔有力,用詞精準,富有節奏感和畫面感。
3. 思想深刻:詩人不僅寫景,還借景抒懷,表達對人生、仕途、社會的深刻思考。
三、創作背景
《旅夜書懷》作于公元765年,此時杜甫已年近六十,因安史之亂后國家動蕩,他輾轉漂泊,生活困苦。他在成都居住一段時間后,決定離開,前往夔州(今重慶奉節),途中寫下此詩。詩中既有對個人命運的感慨,也有對國家時局的憂慮。
四、總結
《旅夜書懷》是一首充滿哲理與情感的詩作,它不僅是杜甫個人心境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個縮影。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與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詩人傳達出一種深沉的人生感悟,令人動容。
這首詩至今仍被廣泛傳誦,成為研究杜甫詩歌風格與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