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人墓碑記原文及翻譯】《五人墓碑記》是明代文學家張溥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過記述蘇州五位義士為反抗宦官魏忠賢的專權而英勇犧牲的事跡,表達了對正義之士的敬仰與對腐敗勢力的批判。本文不僅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也展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和鮮明的道德立場。
一、
《五人墓碑記》以五位普通百姓因抗爭閹黨而死的事跡為主線,講述了他們在面對強權時的不屈精神。文章語言簡練有力,情感真摯,通過敘述五人之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人民的覺醒。張溥借此抒發了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并呼吁后人銘記歷史、堅守正義。
二、原文與翻譯對照表
原文 | 翻譯 |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 這五個人,是在周蓼洲被逮捕的時候,因為義憤而死的。 |
其行善與不善,何如也? | 他們的行為是善還是不善呢? |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 我還記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 |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 我們社團中那些行為可以作為士人榜樣的人,為他伸張正義。 |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 | 后來,他們以吳地百姓的動亂為由上奏朝廷,查辦并處死了五人。 |
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之,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 五人的尸體埋葬到現在,不過十一個月而已。 |
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 而且假傳圣旨不斷發出,追捕東林黨人的命令遍布全國。 |
眾不能堪,抶而仆之。 | 大家無法忍受,就鞭打他們并將他們打倒。 |
不以此時引決,雖欲言,無可置喙矣。 | 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自殺,即使想說話,也沒有機會說了。 |
予哀而葬之,為文以志。 | 我同情他們,將他們安葬,并寫這篇文章來紀念。 |
三、結語
《五人墓碑記》不僅是對五位義士的悼念,更是對那個時代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張溥通過這篇碑記,表達了對正義的堅持和對良知的呼喚。文章雖短,但意蘊深遠,值得后人細細品味與思考。